滕州楼盘,从2016年到2017年,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两轮大规模调控,几十个城市几百个通知,而2018年,明显有第三轮大规模调控的趋势。有圈内人总结了这一轮调控升级的套路,去年是“限购限贷限价限售”,今年已经变成了“限新*购房,限企业购房,限离婚购房,限未成年人购房”。
大规模的调控又让人想起了中国楼市过去十多年被验证过的“3年短周期”理论。*近三轮的周期分别是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,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,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,基本都是在3年左右。如果以2015年4月份为*近一轮的起点,那么2018年将是这一轮周期的终点,联想到*近的棚改暂停,三四线趋于熄火,是否可以认定2018年房价将是触顶下跌?
事实上,这一轮周期相比前三轮,要复杂得多。
一、房地产预期更加疯狂,也更脆弱。
如果说以前买房还看基本面的话,那么现在基本上不看基本面了。基本面其实就是城市竞争力,但是现在真的不看了,完全是在炒预期。开发商在炒,炒房客在炒,刚需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炒。
为什么会这样?
我觉得跟城市轮动效应有关系。
简单说,好的城市,相对安全的城市,潜力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。但这个时候,市场上还是有充足的流动性,大量资金仍然要找出处,那么就只能挑选一些次级的城市,甚至垃圾城市去买房子。这些城市当然基本面很差,所以就需要炒预期。借势是*简单的方式,比如炒丹东、炒珲春就借了外部热点,炒西双版纳就借住了旅游养老的概念,这一概念其实比较老了,之所以仍能成功,是因为调控压制了普通住宅的购房空间。
一旦大量资金进入了一些次级城市,就好比大量资金买了垃圾股,这个就危险了。一旦下跌,那就是大麻烦,要知道,这可都是房子,不是股票。如果是价值型城市,大家还会有点信息,但如果全是靠预期炒上来的城市,预期会非常脆弱。
牵扯面太广,一旦跌了,银行可能是*怕的一群人。地方当然也怕,很可能城市就彻底趴窝了,谁也不想自己任上爆雷,所以这个周期肯会被拉长。
二、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滕州房价
外部环境很重要,川普上台后,全球贸易拐点来了,逆全球化的态势明显。中国30年的发展,基本抓住了全球化持续推进的红利。外贸的稳定是经济持续向好的支撑。即使房地产来个波动,小周期,影响还不算大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外贸受限,*受限,内需占比不断扩大,但潜力并不是很大(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走低)。
在这个时候,房地产如果再来了一个小周期,恐怕没有后手能够托住了,小周期万一变成“硬着陆”,谁也担当不起。
中国目前提出了非常高的愿景,到2035年。现在只能是稳。目前是不敢通过下跌来刺激市场预期的。
三、杠杆率更高
杠杆越高,越脆弱,断裂的风险越高。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解释了。
中国房地产的特点就是,整体杠杆率虽然比美日等国稍低,但上升的速度却是*的。速度太快,来个刹车,翻车的风险也不小。
前几天,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一份报告《结构性去杠杆下的中国宏观经济》。
该报告公布了几组数据:
1、中国居民整体杠杆率虽然只有48.4%,低于发达经济体的76.1%,但高负债家庭占比超过1/3,且房贷贡献了60%以上。此外,居民背负了大量的隐性债务(比如民间借贷,房地产行业的*贷)
2、以家庭债务/家庭可支配收入测算,中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高达110.9%,该数据已经超过美国的108.1%。
四、分城施策带来的影响,让短周期理论不再具有普适性
这一点从这一轮各城市房价走势可以看出。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一直交替领涨,一线城市房价增速回落,但三线城市房价依旧在高速增长,不同城市节奏完全不一样。
所以,我认为三年这个时间,可能已经不大使用了,但讨论并没有结束。
五、不可控的风险在哪?
房地产行业,短期看金融,中期看土地,长期看人口。
其中金融和土地都是相对好控制的,限购以下,比如从去年的“旧四限”到今年的“新四限”,但调控人口的难度要大得多。
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,中国共经历了三轮婴儿潮,分别是1962年至1972年、1982年至1992年以及2002至2012年,周期大概是20年。
在这一轮婴儿潮的周期中,*近一轮低点是1999年,而未来2-3年他们即将进入婚恋周期。所以婚房的需求受到一定影响。
当然,现在只是我的预测,到底如何发展,政策或许又会创新了。
- 滕州房价
- 滕州楼盘
- 滕州买房